2010年9月20日 星期一

武德

武術有著長久文化,流傅下來的拳諺是很多代人的反思,這些傅下來的精神,原始地記著一個討論:如何做到「仰不愧於天,俯不怍於人」。

武術是很實在的,因為傷害是即時的。這種即時的因果能令一些平時不顯眼的問題放大,並叫人不得不回答。其中一個重要的問題是:他人與我的衝突,如何看待?

我的簡單回答是:不妨礙他人的自由,不踐踏他人的自尊。
...但當別人妨礙我的自由,踐踏我的自尊時又如何呢?這部份的回答是很視乎性情。打個比喻:性情柔和的人,可能傾向以太極的心法「捨己從人」,去令自己不要正面衝突;性情剛烈的人,可能傾向以意拳的心法 「要與之抱同死之心」, 去令對方付出代價。不同性情,共通的是重視自我作為主體,同時毋忘他人亦是主體。

另外,勇氣是我在武術中重新學到的,勇氣是堅持和反省。孟子的教導「自反而不縮 雖褐寬博,吾不惴焉;自反而縮,雖千萬人,吾往矣。」是很值得參考的。但我不明白,在正規教育中我一直學不了這品德的重要,我回憶中只是想起很多想你聽聽話話的人。康德以 Sapere Aude (勇於認識)總結了啟蒙時代的精神。在這個揣摸人心比說真話重要的時代,我不知我們比起 18世紀的歐洲,是不是更加「啟蒙」?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